婚礼季即将到来,
但很多准新娘还在为
如何举办一场完美婚礼踌躇,
小编今天为你解析女神们的婚礼,
准新娘们不妨采撷灵感,
为自己举办一场永生难忘的婚礼!
再过几天,是赫本诞辰(1929年5月4日),所以女神的婚礼我们就从赫本说起。都说赫本是坠入凡间的天使,一个会走动的梦。赫本一生共拍26部影片,但留下的经典画面却数不胜数,每一帧镜头,都美的动人心魄。
这是一段无疾而终的初恋,虽然最后没有步入婚姻殿堂,赫本却亲手为自己设计了一款婚纱。这段爱恋发生在赫本事业起步期,汉斯是英国企业家。尽管母亲一再劝告赫本事业与爱情难两全,但赫本始终抱着鱼与熊掌兼得的幻想,与詹姆斯·汉斯在1951年订婚,在此期间,赫本试穿了特地为婚礼定制的婚纱。
但随着《罗马假日》在全球范围的成功,赫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聚少离多使两人之间裂痕与矛盾不可避免。思前想后,赫本痛苦地放弃了青涩的初恋,在1952年取消了婚约,并将自己精心设计的婚纱送给了一对贫苦的意大利夫妇,因为她虽然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,她的事业、她的爱情却全部始于意大利。
奥黛丽·赫本的第一任丈夫是演员兼剧作家梅尔·费勒。二人在1953年《罗马假日》伦敦首映式上经格利高里·派克介绍相识。当时赫本21岁,费勒已是35岁的中年男子。梅尔长相英俊并且才华横溢,对赫本颇为赞赏,而赫本也仰慕梅尔的才华已久,两人初次见面就相谈甚欢。梅尔给予了赫本事业上许多的帮助与鼓励,赫本很快就爱上了这个成熟睿智又风流潇洒的男人。
1954年9月25日,赫本和梅尔在瑞士举办了神圣而庄重的婚礼,当时婚礼的珍贵画面终于曝光:
赫本与梅尔的婚礼在瑞士琉森举行,这是一个美丽如仙境般的地方。琉森的拉丁文意为“光”,它的名字也来源于一个与光有关的传说。据文献记载,这里很久以前只是一个小渔村,而天使以一束光指引了第一批居住在此的人们建造小礼拜堂的位置。从此,“光之城”便由此得名。
琉森依山傍水,充满灵气,不大的城市却处处显现出细节的美与和谐。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式的建筑比比皆是,市中心有一片由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小广场,木质的廊桥从河面斜跨而过——这里也成了他们两人婚后的家。
婚礼仪式举办的前一天,赫本和梅尔在亲朋好友陪伴下举行了一个私密而圣洁的仪式。次日,他们前往当地的新教教堂举行公开仪式,在公众面前许下神圣的誓言。
这是一场规模很小却异常优雅的婚礼,两人的媒人格里高利· 派克是当天婚礼的主持人。随后,梅尔的两个孩子马克与特里作为婚礼的花童,引着两位新人穿过教堂前厅盛开的繁花,踏上一条精心编织的格纹暗花羊绒地毯,走进教堂的小拱门,接受众人的祝福。
赫本穿着由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埃尔· 巴尔曼——Balmain 品牌的创始人精心定做的一条纯白色及踝蝉翼纱婚纱,美似惊鸿仙子。随即,蜂腰、窄袖、长及小腿、A 字裙摆,这些元素就无一不成为当时婚礼服的最热设计,并凝结成了永不过时的经典。
据说打动奥黛丽•赫本的最简单办法,就是送给她一束纯白色的玫瑰花。当年奥黛丽•赫本去伦敦参加《蒂芙尼的早餐》英国首映式的时候,她的一个小粉丝,曾靠一束玫瑰花就顺利站到了偶像身边,还得到了跟奥黛丽•赫本合影的机会。
纵观赫本婚礼造型,都是简洁优雅的,而在赫本影迷心中,她最美的婚纱造型,应该是电影中这一条。在1957年的电影《甜姐儿(Funny Face)》中,赫本饰演一个模特儿,其中的婚纱造型美到令人屏息。
这条由设计师Cristóbal Balenciaga为她打造的芭蕾风格婚纱已经成为她荧幕经典中的一幕,简洁的一字领,下身是蓬松的纱裙,配上斗篷帽式的头纱,一个简单小巧的白色蝴蝶结装饰,珍珠耳环,这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元素在赫本的身上鲜活起来,赫本穿着这条裙子翩翩起舞的画面似白天鹅一般美丽。
赫本一生参演过的26部影片,几乎每拍一部,就会在时尚圈刮起一股旋风。时尚人士甚至说,奥黛丽·赫本在时尚上的成就与高度,比她在电影上的作为还要重要,她引领着一次次时尚风潮。
潮流瞬息万变,唯有风格永存,无论历经多久,奥黛丽·赫本的名字都是“时尚”的代名词,她意味着优雅、简洁、高贵、大方。她对美的见解与选择,至今仍是全球女性模仿的对象。
所以准新娘们,
请仔细观摩赫本的完美婚礼吧。